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2:23 点击次数:134
大家好,我是你的中医朋友赵健樵,大家也可以叫我老赵,
最近天气又湿又热,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体验?早上起床像裹着湿毛巾,舌苔能刮下牙膏沫,大便总黏在马桶上冲不干净。这可不是水喝多了,是身体里藏了团“粘稠浆糊”——中医说的湿气在作怪!
今天咱们就讲讲这味被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为“上品”的祛湿猛将——白术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《黄帝内经》早有警示:“诸湿肿满,皆属于脾”。现代人整天吹空调喝冷饮,脾胃就像泡在冷水里的面团,运化不动水湿。
白术这味药妙就妙在它像给脾胃装了个“小太阳”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它“燥湿健脾,和中益气”,专门对付这种“湿困脾阳”的症候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记得去年梅雨季,有个小伙子来找我,说自己整天头昏脑涨像顶着湿棉被。我一看舌苔,白腻得能刮下三层霜。除了开方子还让他回去用白术配陈皮煮水喝,
三天后复诊,舌苔干净得能照出人影,直呼“这老药草比咖啡还醒脑!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翻开医书典籍,白术可是历代名方里的“红人”。
《金匮要略》的苓桂术甘汤,用白术配茯苓,就像给身体装了个“抽湿机”;《脾胃论》的补中益气汤,拿白术当“运粮官”,专门给脾胃补充战斗力。
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“三白祛湿茶”:白术+白扁豆+茯苓。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这组合妙在“一补一渗一化”——白术补脾阳,茯苓利水湿,白扁豆化中焦浊气。煮水当茶喝,比那些网红祛湿茶靠谱百倍!
现在有些年轻人,听说湿气重就天天喝红豆薏米水,喝到后来月经都不来了!
这就像把身体当成下水道,只知“通”不知“补”。白术最难得的是“通中有补”,《本草正义》说它“最富脂膏,故虽苦温能燥,亦滋胃阴”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在门诊这么多年,我行医有个规矩:开方必先看舌象。
遇到舌体胖大有齿痕的,白术必用但不过15克;舌红少苔的阴虚体质,定要配上麦冬、玉竹。这就像给庄稼浇水,既要除涝又要保墒,方是中医“中正平和”之道。
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方子不同搭配:基础方:炒白术(生白术偏通便,炒白术更健脾)
加强版:+陈皮(理气化湿)+生姜2片(温阳散寒)
煮法:药材洗净,加水煮沸后小火20分钟,当日饮完
禁忌:孕期、便秘严重者慎用,喝后口干要减量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